注意: 正文中红色的字:眉批。
红色下划线的字:好词靓语。
华阴游记
作者:张子昂
(1) 华阴位于陕西省,背靠秦岭,峰峦连绵不绝。“华”是中国的称呼,以“华阴”自居,莫不是浩荡五千年文明的摇篮?华夏民族的初始?幕色中,我们驶入华阴。 眉批:开头押题写,再运用修辞手法,才可能写出一个漂亮的凤头。
(2) 夜己静得只剩下昆虫的交谈声,经过长达五个半小时的驱车,我们终于到了提前订好的宾馆。“终于等到你们了!”一位白发老者笑脸相迎。已是午夜,可他们仍未睡觉,在这里静静守候,一位短发妇女打量了我们,“你们订了一间标间,但又带着孩子,住亲子间吧,价格一样,”说着便雷厉风行的将我们领进房间。妈妈先是有些吃惊,随及脸上露出笑容,“你们陕西人可真好!”短发妇女没有吭声,可脸上展现出了笑容,那大概是作为陕西人的荣耀吧!“这是上山地图,有啥事找我。”一张诺大的地图犹如一座桥沟通起两省人民的心,我的心在跳跃着,掷地有声的表达着。
(3)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收拾好行囊便上了山。青色的山峦连绵着,活像一个个黄皮肤的人戴上了青帽,只不过那人生得无比高大,竟将大半个天都遮住了。小溪叮咚的流着,从山谷中蜿蜒而下,明亮的让人看到自己被阳光折射的脸,清澈的足够看见溪底的乱石,像一条白色的丝绸,从山顶铺向山脚。走了几里路,忽见飞瀑流下,打在石头上发出叮咚的声响,“响水石是也”。我站在石涧上,望向两侧高耸的青山,远处一团团白云围绕在山尖,有趣的是山的风骨,那山裸露的一面如木头般被切入数刀,一刀一刀便成了山的棱,拼拼凑凑下竟组成一对对少男少女,对着山尖奋力奔跑,好像在告诉游人“快向目标奔跑吧”,想不到,这本无情的岩却也是有情的。走走停停,那绝巘上的怪柏,奇松,自然也抓住了我的眼球,登上五峰,总会有一群群千百年历史的见证者——松、柏、向我热情的招手,岁月或成为历史,已在它们的身上,刻入了沧桑之痕。你们观看过汉武帝乘轩冕、游华山吗?苍老的松树,只用无言来回答我这近千年的历史。 眉批:语句中有不妥之处。
(4) 爬华山不仅需要很好的体力更需要坚强的意志。北峰路上有一大障碍就是——千尺幢。观其名,便知其险峻,从青柯坪向上望,只见巨石当空,写着“巨石当头,心亏莫往”,一般人看到都要打哆嗦。近乎九十度的斜岥,两旁只有铁链,在微雨下显得十分湿滑。我紧张的拽紧铁链,一步一步的小心爬,越往上台阶越窄,我只能用脚尖抵着崖壁,后面大半个脚掌都悬在空中,好几次我都累的想停下。望天空,路途如此遥远,下去吗?我的心在打退堂鼓,“来过不能错过”,我转念一想,然后咬紧牙关,缓步向前。慢慢的雨停了,我也站在了巨石上,望着下方险峻的陡崖,我的心像那雨过天睛后的天空一样无比清新,“这便是坚持的意义吧”,我暗暗的想。 眉批:缺少关联词语。
(5) 爬上北峰,看华山论剑;登上中峰,看山涧古寺;踏上东峰,眺旭日东升;爬上南峰,“大风起兮云飞扬”,团云将我包裹,仿佛一伸手就能将太阳揽入胸怀,俯身远眺,“一览众山小,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跨上西峰,华山五峰之旅就结束了。望着那栾栾青山,我不由得大声呼喊:“我终于征服华山啦”!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它将伴着无穷无尽的力量,激励我在人生的路上继续前行。
(6) 一下山,我们便去品尝了华阴山珍。“吸溜”了带着滋啦啦作响、红艳艳的辣椒油的地道凉皮,品尝了被金黄的仿佛由丝织出的饼夹着的香气四溢肥瘦相间的肉加馍,见识了传说中的“biangbiang”面,还试吃了当地的山野菜——看似平淡无常却让人回味无穷,被当地人津津乐道。我想,外地人只知道凉皮和肉夹馍,但当地人却以野菜为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山野菜不正是陕北人民纯朴的品质么?不正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想往么?!
(7) 第二天清晨,我们驱车回家,华山的险,华山的俊,华山的秀,华山的奇己深深刻在我的脑海,而华山脚下那群温良,纯朴的人儿更让我记忆犹新! 眉批:结尾再次点明中心。
收藏